返回

奶爸的生活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5章 都是……(第1/4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不过这也并不能怪徐兰,毕竟她的生出就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据老徐家老一辈口述。

    李牧大姨出生地点,不在医院,也不在家里,而是李牧外婆干农活途中生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出生方式。

    直接导致徐兰从小就像受了天大冤屈,没日没夜的哭。

    也像是因刚出生被李牧外婆抱掉在草地上磕了一下脑袋,受到了惊吓,致使她胆子特别小,这样的女孩,一度让整个老徐家产生养不活的念头。

    偏偏她活了。

    还长这么大。

    不过大概脑袋被磕一下的缘故,脑回路从小就与一般孩子不同。

    别人上学。

    她想妈妈。

    别人跑麦田挑珠珠草喂猪。

    她拨了一箩筐麦子回来。

    长大了,更显另类。

    家里给她找了一门亲事,对方是一位县城初中老师。

    在那个普通工资只有三四十的八九十年代,这位初中老师工资可是很高的,一百块出头,这在现在看来确实不多,但首先要明白,那个年代一百块的购买力可是很强的,单以买菜论,可以买一平车,换成猪肉,可以买一整头猪回来。

    按李牧老妈说法。

    他们那会买猪肉不以斤买,而是按两。

    有时二两,奢侈一点三两,有钱人家也只舍得割半斤。

    而且不是每天都买,一个月能吃个两三回猪肉已经了不得了。

    如果折算成菜和猪肉不直观,以当时的房价来论,八十年代,广州房价平均三百多每平,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也就三万多。

    李牧以前看过一编1989年2月发行《市场报》的报道。

    记得上面是这样写的:“据最新统计,全国储蓄存款加上私人口袋里的现钞,总数达到5500亿元,但是,买房对普通干部来说,依旧宛如夜空里摘星星般遥不可及,今年一月京城住宅市场年初出售11000多套

-->>(第1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